潜心科研,不留遗憾——优秀学子郑天龙
发布时间:[2018-04-11] 点击数:
郑天龙,2006年考入金宝搏app官网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攻读本科学士学位,曾多次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 称号。2010年以专业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考取金宝搏app官网环境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2年9月硕博连读进行博士阶段学习,师从汪群慧教授。在读期间,作为科研骨干参与水专项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横向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 其中SCI刊源6篇(1区Top期刊论文1篇,2区论文1篇),文章总影响因子为13.173,EI英文刊源论文2篇,中文核心1篇及国际会议论文1篇;以非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刊源4篇,EI刊源2篇,中文核心7篇及国际会议3篇;参加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两项。除了积极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以外,还担任709室课题组的梯队长,积极协助老师管理实验室,保障实验室安全及日常运行;协助管理课题组科研经费;负责学生与老师、学院及学校的沟通,并组织梯队成员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文体康乐活动,提高梯队凝聚力和科研战斗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梯队氛围。此外,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参观国际环保展、WaterEx水展、环保教育基地及环保企业,开拓视野,提升专业水平,将科研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时光,时光,你再慢些吧,你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一晃已是在贝壳这片热土的第十个年头,而我也从06年稚嫩青涩的大学新生逐渐蜕变成一个张嘴就是环境工程术语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近10年来,带着儿时改善国家环境的梦想,一路走来,在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暑假参观实习中,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什么是环境保护,如何保护,对环境工程有了更切实际的憧憬;硕士阶段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提高科研能力,这些成果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内心原动力的驱使、解决环境问题所面临的挑战让我毅然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选择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徜徉,更希冀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为祖国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如今博士生涯渐近尾声,回望一路艰辛,最幸运的是,能够在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师从环境工程领域专家汪群慧教授。几年来,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均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让我能够从容地面对目前较为严重和亟待解决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感谢与我一起奋战的兄弟姐妹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让我的博士生活远离孤单,充满温馨和快乐。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如今的我,面对人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论是科研求索的挑战还是学习工作的压力,有亲爱的师友陪伴和鼓励,我总能平静下来,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
导师时常教导我们:“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我很赞同老师的观点,生活中无需过分计较得失,只要潜心于科研,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即可。就像国际女子网坛巨星“娜姐”说的一样:“我非常满意自己的运动生涯,感到非常自豪,现在是时间说再见,我没有任何遗憾和后悔。我也曾经认真问过自己如果退役了会不会后悔?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不会’”。是的,只要努力了,尽力了,那么这一回的潇洒人生便无悔。漫漫求学路上,总有肆意放纵的时候,此时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琢磨先生的慧言:“曾经你所放纵的,终将会埋葬你”,顿时惊醒,颓靡之感一扫而光,重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科研工作成果与价值的体现,莫过于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成功发表论文进而激励自我形成良性循环,给予我信心与动力。博士在读期间,我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期刊论文6篇(其中一区Top期刊1篇,三区论文两篇),EI英文期刊论文2篇,中文核心1篇及国际会议论文1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超过13。这一切都归功于导师的经验传授和悉心教导,让我从对三大检索一无所知到可以独立完成科研论文。
在科研学术活动中,作为梯队长,积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1)组织梯队成员每周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或文献阅读,老师及梯队成员的细致讨论和意见交换,对于试验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对论文的撰写修改也有极大的指导作用;2)负责主讲文献计量研究趋势分析,以使刚刚进入实验室的梯队成员对自己的课题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对自身研究领域的熟悉度和准确度,为日后科研选题提供牢固的基础;3)组织新生进行实验室培训,通过直接认识和实际动手让其更快的进入科研状态,省去探索时间,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另外,不定期组织大型试验设备培训,让梯队成员可以掌握设备的测试性能及方法,保障科研设备良好稳定地运行。当然,科研不仅仅包括学术,良好的身体状态也必不可少,为此,定期组织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以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乐跑健走等活动,在强身健体同时,保证科研效率,创造良好的梯队氛围。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梯队凝聚力、向心力及科研战斗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积极上进、努力科研的梯队氛围。当然,这离不开汪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导,是她给了我们足够的信任和信心,使我们得以快速成长,坚定科研决心,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科研工作之余,我还积极参加一些和本专业相关的环保展览及论坛(如:2012中国水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膜与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展览会、2013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2015第十三届水业战略论坛、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2015 WaterEx北京水展),学术交流活动(2013中日韩三国环境交流会、2015 The 6th IWA-ASPIRE Conference & Exhibition),以及环保企事业实践参观(2015年鲁家山节能环保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等,这不仅可以开拓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更能提高我将科研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希冀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更可以为国家的环境生态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和热血。